更新时间:2023-03-31 18:16:41点击:
——市农科院茶叶加工试验室飘出第一缕茶香
近日,市农科院茶叶所科研人员赴旺苍县大两镇、檬子乡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古茶树种质资源调查。
经实地调查,大两镇古茶核心区位于两汇村七组陡咀子,约有一千余株古茶树,生长在859~933m海拔之间,土壤为黄壤土,树高1.5~5m、树幅1.6~3.8m,灌木型、中叶、叶片椭圆形、叶尖钝尖、叶质硬脆、叶色绿,芽叶黄绿、少绒毛,发芽密度中等。
根据当地村民介绍,檬子乡古茶核心区位于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验区,面积预估1000亩以上。本次主要实地调查了白杨村二组何家湾、筏子滩等几处,古茶树相对集中,分布不均匀,海拔在816 ~1200m之间,土壤为棕壤土、腐殖质丰富。根据树高2.5~7m、树幅1.9~5m,小乔木型、树干光滑、大叶、叶片长椭圆形、叶尖渐尖、叶质柔软、叶面光泽、叶色深绿,芽叶壮实、绿色、少绒毛,由于生长在原始森林中,光照温度较低发芽晚。
根据实地调查来看,茶树生长区有人工开垦痕迹,初步判断古茶树应为栽培型,有性繁殖群体种。同一地方茶树外形特征基本一致,地上部分多为死亡或被砍伐后新生。在访谈的基础上,采用实地勘测调查法,预估茶树根年龄多在300-800之间,地上部分多在50-150年之间,个别超过200年,少部分为老茶树茶籽落地新生茶树,小于50年。
资源调查结束后,市农科院茶叶所还采摘了一批古茶树鲜叶,采用传统绿茶手工工艺,经杀青、三炒三揉、烘焙提香等工序,完成了茶叶研究所加工试验室第一批茶叶加工。后期,茶叶所将针对广元茶产业特点,开展黄茶、白茶、绿茶等加工试验,尝试进一步完善提高广元茶叶加工工艺,助力茶产业发展。